• 防疫做的好健康免煩惱.戴口罩.勤洗手.保持社交距離,歡迎闔家蒞臨持法勝境 晉香敬祝闔家安康 萬事迪吉 。 十二萬分感謝....各方善信大德,慷慨解囊熱烈捐輸,本宮前殿屋頂剪粘整修工程款已圓滿募足。自即日起正式公告截止,凡捐款超過壹萬元者芳名,本宮將擇期鑴刻於大理石上永誌留念,感恩再感恩﹗

> 鸞堂聖務 > 鸞筆由來
字體:

鸞筆由來


考鸞筆之由來,神農氏時,東方木公一氣化青鸞一隻,瑤池金母命其下凡度世,被鴻鈞老祖收為腳力,因神鸞靈通無比,每洩漏天機,致乖造化,故被老祖收回,並削去其嘴,使之啞口無言。後世之人,求之不可得,後蒙神示,必擇開叉桃枝,形如鸞鳥雙翼者,雕形如鸞,嘴部銜接柳枝一截,而成鸞筆,禱神降靈,自可通靈飛鸞。

周幽王被殺於驪山後,諸侯擁立太子宜臼即位,是為周平王。由於犬戎攻陷鎬京時,大肆燒殺搶掠,造成鎬京殘破,於是周平王將都城東遷至洛邑,史稱東周。

相傳東周時代,周平王王命不行,五霸內亂,戰爭不休,乃由文林學府設想,虔求上蒼,賜鳥、銜音傳神意,引渡迷民警惡從良,匡正世俗,捉妖治邪,靈驗異常,人民咸仰,神恩浩蕩,其後以「問機(乩)聽政」「引行天命」,由此史云「習音聲、聽神聲」,為神道設教之始。但因機緣未至,鸞教未能弘佈,迨至漢明帝年代,文昌帝君轉生為第十七世為士大夫身,忠君愛國,保國愛民,體聖人以神道而設教,再倡飛鸞於梓潼迴鸞通天壇。

鸞堂扶筆